如果你觉得连接器只是个小零件,那我建议你看看一台卫星失联的代价。
——来自德索工厂工程师 Ken 的日常随笔
MCX、MMCX选错了,产品可能死在出厂前
他们很小,甚至可以藏在指甲盖下。
他们不发光,也不发声。
可如果选错了——
产品,可能还没来得及上市,就已经注定失败。
我是Ken,德索(Dosinconn)工厂的工程师,在这个连接一切的世界里,已经摸爬滚打了8年。我今天想和你聊聊两个“以貌取人的”家伙:MCX和MMCX连接器。
概念不清,是入坑的第一步
|
|
|
---|---|---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别看它们技术参数“差不多”,但在实际应用中,一步错就可能步步错。

应用场景:千万别搞混
- MCX
更常见于工业控制、GPS模块、射频测试设备等。空间允许、维护频繁,是它的主战场。 - MMCX
则更青睐耳机模组、医疗设备、无人机、通信模块等场景——体积要小,震动强,空间寸土寸金。
我见过一家做工业相机模组的客户,图省事,把MMCX当MCX用。结果产品测试阶段频繁断线,返工重配,导致订单延迟交付,被客户拉入黑名单。客户至今提起,仍是一脸悔意。

在德索,我们是怎么避免这个问题的?
在德索工厂,每一批MCX和MMCX连接器出货前,都经过五轮校验和尺寸识别比对。
从车床开模到CNC加工,从电气性能测试到盐雾老化验证,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。
我们不止是“生产连接器”,我们是“守护信号的最后一关”。
行业观察:小型化,是趋势,更是压力
随着5G通信、可穿戴设备、医疗内窥设备等行业的兴起,“小型+高频”成了连接器的终极考题。MCX和MMCX这样的“微型士兵”,需求只增不减。
但高频带来的不是简单的规格要求,而是:对匹配、稳定、EMI屏蔽、装配精度等全方位的挑战。
选错了?不止是性能打折,连认证也可能直接不过。
工程师的建议:别怕多问一句
连接器的世界复杂得超出你想象。
如果你还在犹豫“MCX好还是MMCX合适”,别只盯参数表,多问一句你信得过的工程师,
也许能为你省下一场“灾难”。
地址:广东·江门
我们专注射频连接器,认真对待每一寸信号的传递。